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

關西行:大阪海遊館

2008/05/26 Mon.

早上 checout 離開住了三天的京都旅館,要回大阪住商務旅館啦。

一早 7:30 起床,從京都坐電車回大阪。途中沒搶到座位,得站個半小時,真累。到大阪站後不知道怎麼買一日卷,用英文和車站服員用英文求助,大車站的服務員英文很好,真方便。還有在大阪站看到大型行李鎖箱,對觀光客來說挺方便的。沒想到回台灣後發現台北車站也有,之前都沒注意到。

早上先花了日幣 2,000 參觀海遊館,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水族館,裡面值得看的東西滿多的,大概可以逛個兩小時,對照京都一些寺廟要價近千元逛不了一小時,C/P 值還算 OK 啦。


( 這入口超炫的,我在這足足看了十分鐘多。原本想拍下一些大魚的樣子,可是游太快了,完全沒照成功。 )

過了入口隧道後,沿路的景象也很壯觀,像是下圖這隻海遊館最大的魚:

照片看起來很普通,現場則是隔著一片玻璃看著三層樓高的水池,裡面一群奇形怪狀的魚游來游去。


( 長得很像香菇的水母。 )


( 超可愛的娃娃。880日幣,買不下手啊。 )


( 可愛的企鵝娃娃,真正的企鵝也很有趣,可惜都沒照到好鏡頭。 )

逛完海遊館後,到旁邊的 GREENS 吃午餐,在大阪靠它吃了三天的午餐。可能是因為 buffet 式的,店內大多為歐美來的客人。接著前往 Universe City,才剛下電車就能聽到熱鬧的音樂。愈走近入口,氣氛愈熱鬧。和現場熱鬧氣氛相對,我忽然有股強烈的孤寂感。在入口看了一陣子後,我轉身離開。這大概是在日本自由行九天裡,繼在 PAKDD 晚宴後,感受到最強的一次孤寂感。於是我修改行程,改成先去大阪城公園。

( 未完待續 )

備註

本篇文章是在 herbage 借我的 Cherry 茶軸下打完的,無奈今天沒啥 fu 寫 blog,本篇無法打完。鍵盤打起來打起來挺舒服的,卻讓我意識到椅子不舒服啊...。

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

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原理(單刀直入版)

這篇內容和上篇《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原理》一樣,只是改採簡明厄要的寫法。話說我以前都寫這種風格的說。

問題描述

給定由屬性 A1, A2, A3 和類別 C1, C2 組成的 training data(例如 (A1, A2, C1) 或 (A1, A3, C2))。求 A1, A2, A3 三者任意組合的情況下,應該分類到 C1 還是 C2。

Naive Bayes Classifier 定義

以 (A1, A2) 為例說明:

P(C1 | A1, A2) = P(A1, A2 | C1) * P(C1) / P(A1, A2)

比較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,若前者較高,就將 (A1, A2) 分類到 C1,反之分到 C2。

注意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分母一樣,可以忽略不算。

Naive Bayes Classifier 原理說明

相較於直接數 training data 裡各種組合和對應到類別的數量,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優勢是在 training data 不足時,仍能處理各種屬性組合。也就是說,即使 training data 內沒有出現過 (A1, A2, C1) 和 (A1, A2, C2),Naive Bayes Classifier 仍可估計出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何者機率較高。

原因是 Naive Bayes Classifier 假設所有屬性對其類別具有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,所以 P(C1 | A1, A2) 可拆成如下的算法:

P(A1, A2 | C1) = P(A1 | C1) * P(A2 | C1)

同理可算出 P(A1, A2 | C2) ,所以能比較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的值。注意真實情況下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不見得會成立。

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

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原理

以前讀 Bayesian probability 時一直有個疑問,為什麼要這樣繞彎來計算?這疑問在讀 Naive Bayes Classifier 時更大了。

假設輸入為屬性 A1、A2、A3 和類別 C1, C2,為什麼不從 training data 裡直接計算出 P(C1 | A1, A2, A3) ?如下所示:

P(C1 | A1, A2, A3) = P(A1, A2, A3, C1) / P(A1, A2, A3) — (1)
P(A1, A2, A3, C1) = N(A1, A2, A3, C1) / N(U)
P(A1, A2, A3) = N(A1, A2, A3) / N(U)

其中 N(.) 表示計算出現次數,U 是宇集。或是更直接一點,直接算數量:

P(C1 | A1, A2, A3) = N(A1, A2, A3, C1) / N(A1, A2, A3) — (2)

可是 Naive Bayes Classifier 卻採用下面這種繞彎的方式子計算:

P(C1 | A1, A2, A3) = P(A1, A2, A3 | C1) * P(C1) / P(A1, A2, A3) — (3)

顯然 (2) 看來直接易懂,為什麼 Naive Bayes Classifier 要用 (3) 的算法呢?畢竟等式右邊各項,也是用 N(.) / N(U) 組出來的。

今天想了許久,終於想通了!關鍵在於 training data 不見得能完整涵蓋所有可能。比方從來沒出現過 (A1, A2, C1) 或 (A1, A2, C2) ,在這種情況下,無法從 training data 裡直接用計數的方式求出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。於是疑問轉成:「為何 Naive Bayes Classifier 可以計算沒出現過的組合?」

先從定義來看:

P(C1 | A1, A2) = P(A1, A2 | C1) * P(C1) / P(A1, A2)

由於 P(C1 | A1, A2) 和 P(C2 | A1, A2) 的分母一樣,分母可以忽略不算(事實上也算不出來),所以問題簡化為計算上式分子的值。P(C1) 或 P(C2) 可從 training data 裡算估出,但在沒有 P(A1, A2) 的情況下,難道 P(A1, A2 | C1) 可以估的出來?

答案是:「在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的假設下可以!」

假設 A1, A2 在 C1 發生的情況下為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,則可得到如下的結果:

P(A1, A2 | C1) = P(A1 | C1) * P(A2 | C1)

原本要求 A1, A2 在 C1 條件下同時出現的機率,成功地轉換為計算各別在 C1 條件下的機率!於是在 A1, …, Ak 對 Ci 都具有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的假設下,只要 training data 內可估出全部的 P(Aj | Ci),就能計算各種 Aj 組合的條件機率!

結論

相較於直接在 training data 內算次數猜類別,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特色是用極少的機率函數 [*1] 表示出所有屬性組合的機率。但是前提是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的假設要成立。若 Ai 和 Aj 有關聯性 ( Ai and Aj are correlate ),會算出錯誤的數據,這時可能得用 Bayesian network

更新 (2009-02-21)

經祖佑 [*2] 說明,在這補充幾點:

  • 我誤用 missing value 一詞,文中已改正為「training data 不完備」。
  • 修改結論,將 Naive Bayes Classifier 的特色寫得更明確。

備註

  1. 若有 k 個屬性和 c 個類別,只要從 training data 裡估出 k * c 個機率函數,就能估計出所有組合((2^k - 1) * c)的機率。
  2. 祖佑回覆的原文如下(從 BBS 複製過來的,排版有點亂):

    一點個人感想

    NBC假設conditional independence的優勢是
    把很大的機率表拆成許多小的機率表相乘,所以減少了機率參數
    因此減少了training data的需求量,或反過來說讓同一筆training data資料意義變大
    而文中所提的”missing value”只是這個優勢下的一個特例而已
    事實上就算完全沒有”missing value”的情況,NBC還是可能有他的優勢存在

    因為自己說要舉例,所以只好舉例
    假設要判斷一部動畫camel喜不喜歡
    觀察的attribute是有沒有蘿莉跟有沒有身材好的女角
    同樣一筆training data [(有蘿莉,沒身材好的女角) => camel喜歡]
    在沒有假設conditional independence的情況下
    就只代表(有,無)這樣的組合camel可能會喜歡
    但是在假設conditional independence的情況下
    代表的是”有蘿莉=>camel可能會喜歡”以及”沒身材好的女角=>camel可能會喜歡”
    所以說同一筆資料的information變大

    但是很明顯的這樣假設的危險就在於也許camel只是不喜歡蘿莉身材好XD
    所以(無蘿莉,無身材好的女角)可能在NBC會被誤判成camel喜歡
    這就是有denpendency的情況下,錯誤假設造成的謬誤
    順帶一提的是我覺得missing value這個詞很怪XD
    因為有另一類問題是在處理某input attribute不存在的情況
    例如training data出現(有蘿莉,”不知道”) => camel喜歡這樣的情況

    前文所說的missing value與其說是missing value
    不如說是training data不足

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

Windows 下初寫 Python 心得

今天下午用了一下 Python 處理簡單的文字檔,結果激起我對 Python 沉封已久的渴望,晚上看個半集動畫後,就試著在 Windows 下寫看看 Python。

除 Java 外,多年來我都習慣在 Unix 下寫程式,用 Windows 時也是透過 putty 連入 Unix,開 screen + vim split 來寫。這次轉念一想,乾脆來試看看在 Windows 下開發的情況,順便增長見聞。

保險起見,我選擇用 Python 2.6 而不是最近剛出來的 Python 3000。安裝時會要求選個路徑,我先開個 D:Python,之後打算把東西都丟在這下面,所以就裝在 D:PythonPython26下。裝好後的第一印象是,Windows 版有精美的 chm 檔真好,索引文件超方便!

再來是設定 VIM:

  • 下載 python.vim到 C: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vimfilesindent ( 需先自行新增目錄 vimfiles 和 vimfilesindent ),並在 C: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_vimrc 裡加上:
    1
    
    autocmd BufRead,BufNewFile *.py set sw=4 tabstop=4 smarttab smartindent expandtab

    如此一來才能方便地縮排和有漂亮的色彩。

  • 為了方便執行,在 _vimrc 裡加上:
    1
    
    autocmd BufRead,BufNewFile *.py map <F10>% w !python<CR>

    這樣就能按 F10 執行目前編輯的 script。

編輯環境弄好後開始試 Test Driven Development ,來看 pyUnit 怎麼用。pyUnit 有含在預設的 modules 裡,抄幾段範例碼就能用了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#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 Press F10 to execute the test case directly in VIM
#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import unittest
 
class MainTestCase(unittest.TestCase):
    def setUp(self):
        pass
 
    def tearDown(self):
        pass
 
    def testAMethod(self):
        self.assertTrue(True)
        self.assertEqual(2, 1 + 1)
 
 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    unittest.main()

結果沒找到 GUI 版的 pyUnit,少了精美的綠色進度表就不是 xUnit 了啊!

接下來演變為長期抗戰,裝好的 Python26 裡沒有 pyUnit 上提到的 unittestgui.py,而官網上的載點也失效了,好在可以從 code search site 找到: unittestgui.py。可是怎麼試都是載入失敗。最後在 pyUnit 官網找到另一個方案:GUI test runner using wxPython

這份 unittestgui.py 用到 wxPython,所以得下載對應到 Win32 Python 2.6 的 wxPython,執行安裝檔後會自動找到 Python 2.6 的位置,而將預設路徑設為 Python26Libsite-packages,真是方便啊。原本還在擔心 Windows 下 Python module 要怎麼管理,結果很簡單。果然無知會造成恐懼。裝好 wxPython 後,再改一下 wxPython 版的 unittestgui.py (加上 import sys),就可以用漂亮的 GUI 版 Unit test 工具啦!而且是選檔案直接載入 test case,不用辛苦地填入 package/module path。

unittestgui_wxPython

附帶一提,site-package 的設計簡單易懂,了解後以後要手動裝 module 也不成問題啦!

最後提一下 IPython 的相關訊息。IPython 比原本 python 內建的 interpreter 強太多了,是寫 python 的必備工具之一。IPython 首頁有列出下載的頁面,點 xxx.exe 下載執行,自然會裝到 site-packages 裡。官網首頁下方有指出 Windows 下要另外裝 PyReadline 才能正確執行 IPython,不然會沒顏色,且按 Tab 補字時會丟出 exception。IPython 的執行方式有幾種,這裡列出其中兩種:

  • console mode:python Python26Scriptsipython
  • GUI mode:python Python26Libsite-packagesIPythonfrontendwxipythonx.py

雖然是一樣的東西,總覺得 Unix 下用起來比較方便。

2009-02-23 更新

Scott Tsai 提醒,修正文中和 vim 相關的說明。沒想到才剛在 Plurk 提到「以後提到 Scott Tsai 可以加超連結了」,馬上就用到了。

2009-03-08 更新

修正 vim indent 的目錄路徑,並補上 IPython 的相關訊息。

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

溝通的技巧

以前我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講話很直的話,這世界就少很多問題,大家都可以有效率地溝通了。不過《奇諾之旅》有一話就是類似的故事,有一個國家透過科學的方式改造人體,讓兩人在一定的距離內就能直接聽到對方的心思,結果在全國人民同時改造完後,全國人民都分散獨居避不見面。

我曾有兩個錯誤觀念:

  • 說話直才有效率。
  • 「笑著同意對方又接著反駁」是繞圈子又假的事。

後來有段時間有幸和強者共事,在對方身上學到不少為人處理的技巧,才明白自己原本的認知有多不成熟。我從對方身上親身體驗到教科書上講的方法,如「先贊同對方意見的優點,後提出不同意見。」說來容易做來難,要做到這點,得先真得聽進別人的話,認真地從對方的觀點思考。基本上,大部份思考後的發言有一部份價值,只是不同的背景考量下,而有利害得取捨。從對方的觀點思考是很難很累的事,要靜下心做到這點,相當不容易,但也唯有做到這點後,才能有效地溝通。

再來是要能做到對事不對人。相信大家都喜歡就事論事。也希望自己能就事論事,可是溝通時難免會帶有情緒,這可以有技巧地避免。舉例來說,在和 A、B 共事時,先和 A 討論過再和 B 談,發現兩人意見不同,在和 B 討論時可以這麼說:「之前我和 A 討論過,他的觀點類似****,我覺得****,不知 B 你覺得如何?」看起來很正常直接的方式,來個失敗的對照組會更顯示出它的價值:「我聽 A 說是****,和 B 你說的不一樣, A 弄錯了嗎?」後面這段的問題,在於隱含探討到個人名譽,一個弄得不好,讓人覺得不是 A 錯就是 B 錯,可能會讓 A、B 感情用事,提供不理智的判斷。

從事實的觀點來看,真相只有一個(都是柯南害的,講出這句就覺得很聳),的確有一人是錯的,或大家都不對。可是,重要的是正確地把事做好,讓團體獲利。所以,不小心帶出誰對誰錯的議題,是不明智的行為。更高明的手腕是帶入一點幽默讓談話氣氛輕鬆些。人不是天生的理性生物,愉快的談話氣氛可以協助大家理性地談話。

很多類似這樣的溝通議題,可以有效率不直接傷人的達成,端看自己願不願意學習,揣摩和練習出更好的方式。我還太嫩了,沒法舉出太多例子。

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

如何啟動 TWiki Debug 模式

這篇的另一個標題是「TWiki Plugin 讀取和設定 Preference 的方法」,因為要成功地啟動 TWiki Debug 模式,得弄清楚 Preference 設值和讀值的方式才行。

我想這樣的標題就和有人寫了篇《The Amazon.com Customer Service Phone Number》一樣蠢,但實情就是如此糟。一位網友完全道出我摸索這過程的心聲:

TWIKI is SO DAMN CONFUSING on how to debug. It has taken me 4 hours of reading everything and all the docs and I still don’t understand how to turn on debugging. I set DEBUG = 1 in twiki/bin/view/TWiki/ExcelImportExportPlugin, like described in another place (that took me hours to find) http://twiki.org/cgi-bin/view/Support/HeadLinePluginDebugLog

So, the plugin does not work. Twiki documentation assumes you have a PHD in Twiki configuration in order to debug. Seriously it is so confusing. Please someone point out where the docs clearly state where you turn on/off plugin configurations? I have seen docs that say “you do it in configuration” FALSE, you only turn on or off plugins there (and that took me 2 hours to find after installing the plugin and wondering why it did not work)

Will someone please take the to write some documentation that makes sense?

JeffEller - 30 Nov 2007

問題原因在於 TWiki plugin 的變數設法和取法有兩種,得先弄清楚 plugin 作者是用那個方式取變數值,才有可能把值傳到 plugin 裡。

TWiki 設變數方式很簡單,在任何一頁裡寫如下的 wiki code 即可,存檔後立即生效(注意 * 前有三個空白,後有一個空白):

1
   * Set VAR = VALUE

當這行 wiki code 寫在 TWiki.TWikiPreference 時,就是全站都讀得到,TWiki script 可透過如下的方式取得值並存在 $preferenceVar 裡:

1
$preferenceVar = TWiki::Func::getPreferencesValue('VAR');

然而,Plugin 有另一個讀值的方法,Plugin 可以用如下的 code 取值:

1
2
$preferenceVar = TWiki::Func::getPluginPreferencesValue('VAR');  
$preferenceVar = TWiki::Func::getPreferencesValue('PLUGINNAME_VAR'); # 效果同上行

用 getPluginPreferencesValue 讀到的變數名稱,實際上是對應到 PLUGINNAME_VAR,比方說在 EditTablePlugin 裡執行上面這行 code,讀到的是 EDITTABLEPLUGIN_VAR,所以得在 TWiki.TWikiPreference 寫成:

1
   * Set EDITTABLEPLUGIN_VAR = VALUE

或是在 TWiki.EditTablePluginTopic 寫成:

1
   * Set VAR = VALUE

總而言之,最保險的作法是稍微 trace plugin code,確定它怎麼輸出除錯訊息,得設那個變數名稱才能啟動它,以及它用那個函數取得 preference variable。設對的話會立即生效,也就是將除錯訊息寫入 twiki/data/debug.txt 裡。Code 的改變也是立即在下次讀網頁時生效。

附帶一提,我改 code 時犯了兩個小錯,結果一直沒有效果(也沒看到錯誤訊息)。其一是行末忘了打分號(寫 Python 的習慣...);其二是我在 variable name 後面不小心多加了一個空白,即「getPluginPreferencesValue(’VAR ‘);」,結果就沒取到 ‘VAR’ 的值,浪費了我不少時間啊。

備註

Foswiki ReleasePlan 上指出,本季會出 1.1 版,提高 Foswiki 的品質,我想等那之後再轉用 Foswiki 吧。新版 WYSIWYG 修了一些 bug,而且 NatSkin 很帥,超想用的啦。

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

關西行:京都洛中二条城及洛東清水寺

2008/05/25 Sun.

與其為了交通方便在同一地區逛較中上的景點,不如到各地只逛頂級的景點。今天決定比照昨天下午的作法,依想去的點排行程,不管地點遠近。這就是自助旅行彈性的地方啊,行程想怎麼改就怎麼改(事實上是行前都在弄論文,只好都在前一天晚上規劃隔天行程,泣)!


( 先來張照得醜醜的名勝:清水舞台。 )

今天又不小心睡過頭,八點半才起來。早上高興地搭 JR 到二条城站,出站時隱隱感到不對,怎麼出站旅客這麼少,走出車站也沒看到明確的指示。結果發現應該要搭烏丸線到二条城前駅才對。走路太遠,只好再花巴士錢搭到目的地,浪費了不少時間。



( 護城河超帥的!我是小路控兼護城河控。 )


( 城內遍地碎石,走起路來沙沙作響,為了防刺客嗎? )

二条城在日本歷史上有重要的意義,是當年德川政府宣布大政奉還給天皇的地點,城內有許多人像擺設用以說明當時的情景。我偷跟著歐美旅行團,還站在最前面的位置聽導遊解說。可惜城內不能拍照,城外也沒啥好拍的,古城就那個樣子。



( 城內有廣大的庭園。 )

在逛庭園時,遇到一對旅行團內的夫婦,請我幫他們拍照。拍完後還誇我英文好,問說台灣是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的。我想比較對象大概是日本人,所以也沒啥好高興的啦。


( 從因雷擊而燒掉的天守閣往下拍,我最喜歡這張。 )


( 到處都有語音解說板,有日英中韓文四種發音。好孩子不要亂按還按了就跑。 )


( 其中一塊園地,城內有不少隔起來不能進去草地,看起來很舒服。 )


( 是不是挺有《神隱少女》片頭的感覺啊? )

中午回到京都車站吃義大利麵,今天人超多的,幸好有找到前兩天幫我的那位服務生,不然其他人不知道我要吃什麼樣的素(日本人對於素食的觀念和台灣差很多)。最後有點可惜,沒和那位服務生多說一聲謝謝並道聲再見。接著買了巴士一日卷,前往清水寺。附帶一提,若一天會搭三四次以上巴士,一日卷比較划算。京都寺廟分得很散,基本上一天會搭很多次。


( 小路控的最愛:三年’土反’。 )

清水寺可是京都最著名的地點,清水舞台真的很讚,昨天遇到那位中東正妹最推的也是此處,還有奈良的大佛。為了買送給爸媽的禮物,我往三年’土反’走下去,到清水燒專賣店買了組對杯,要價3,150日幣,結果兩老用來喝茶喝了一陣子,又換用他們後來新買的杯子喝茶。買禮物最重要的是心意嘛,實用與否還是得看當事者。


( 被遺忘的景色:在清水舞台上看到的樣子。 )

上面這張很可惜,其實站在清水舞台往外看很壯觀,一望無際的山和樹林,普通相機拍不出那種遼闊。日本很多景觀都很精致,但很少有較大的視野。


( 被遺忘的景色之二:清水舞台的底部。 )

離開清水寺後前往知恩院看全世界最大的木門,「三門」。感想是:「啊,挺大的木門。」回京都車站時大概四五點吧,前往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

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聽起來很屌,可惜不夠有特色,還有這裡不能拍照有點可惜。館內有個人工草皮,不少人躺在那裡看書,我也小試了一下,挺舒服的。地下室有全部的 Jump,封在玻璃門之內無法翻閱,一堆週刊長長地排在一起挺壯觀的,只能望刊興嘆。館內有時會有某大學漫畫系的人來現場示範漫畫,可惜我太晚來錯過這活動。全館逛完後,我到世界漫畫區找了中文版的《鋼之鍊金術師》看,待天黑差不多要閉館後,就回旅館休息了。


( 最後別忘了拍一下京都鐵塔。 )

晚上看到慈善拍賣節目,是島田紳助為了籌建學校而發起的,請了多位名人(不一定是畫家)畫一副畫來義賣。結果原哲夫的「希望の种」賣了350萬日幣!節目的影片見這裡

更驚人的是,島田紳助本人畫的賣了500萬,是該次義賣最高金額。買者說他以前曾做過很不好的事,如今事業有成想贖罪。附帶一提,島田紳助講話超有趣的,可惜很多內容沒有聽懂,不知道台灣看不看得到他的節目。

最後附上在京都買的門票殘骸,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票啊。


( 左邊那張符是金閣去的門票,挺有意思的。 )

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

最近常聽的幾首歌

大多是從 Plurk 或 BBS 上看到別人推薦,結果一聽就欲罷不能。

首先是 rainstring 推的「Libertango」:

據 rainstring 所言,這位作曲家 Astor Piazzolla 的曲子裡大多有手風琴出現,他本身也會演奏手風琴(Wikipedia 上有詳細的介紹)。上面這首YouTube 裡的相關作品有不少其它版本,像是四位正妹的演奏版 (Vanilla Mood ),不過聽來聽去,還是有馬友友演奏的這版本最動聽。一開始大提琴出現時立刻劃破其它配器建立出的世界,配合馬友友的演奏神情,動聽程度加倍。後面接手的手風琴也是一絕,特別是 1:34 時忽然轉到弱聲的弦律,再搭上大提琴的輔助,嗚啊~~~,實在太享受了!

再來是 Hubert 推薦絢香×可苦可樂的「WINDING ROAD」:

歌手們唱起來都很享受的樣子,很喜歡這種氣氛,關於這首歌的詳細介紹可以看《Music。絢香x可苦可樂。WINDING ROAD》。這裡借引用中譯的副歌歌詞:

彎彎曲曲的道路的前端
有幾道小小的光正等待著
雖然還很遠 還看不到
一步一步 只要深信光芒 向前走吧

真是勵志的好歌詞啊,可惜現實不是如此 讓心飛躍了起來呢!這首曲子我最喜歡的是可苦可樂衝出來的第一句弦律:「即使無法深愛一切,只要徹底以自己的心 」(約 0:40 開始)。

絢香的另一首「今夜も星に抱かれて」就沒前兩首這麼 high 了,配合The Sky Crawlers的畫面,更是悲到極點啊...。

不知為何,最近兩天早上上班時腦裡不斷地浮現這首曲子的弦律,但下午時就不會有了,早起上班有這麼悲嗎?這首最喜歡的地方自然是副歌最高音的轉折,「What I need now is you」這句。

最後是 echo 推薦 Muse 的「Supermassive Black Hole 」:

上面這首是 live 版,配合影片看才 high!最 high 的是前奏部份,1:18 開始「Ooh」那個神情真是超機車的,不知為何很喜歡看這一段的表情。中間開始就沒那麼精彩,就整體來說,MTV版的和 live 版有點不同,有興趣的人可以比較看看自己比較喜歡那版。至於畫面...MTV版的看個幾秒就轉看其它畫面了。歌詞見這裡

話說我原本只打算貼四個連結,簡單提歌名和推薦人就結束這篇的說。這樣可以達成一篇一Blog還可以省下時間來學 Android,沒想到碎碎念習慣發作,又花了不少時間。

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

關西行:京都洛南

2008/05/24 Sat. 細雨

前篇


( 先來張超帥氣的千鳥居吧! )

吃完午餐後到Kyoto 手塚治虫 World 逛,這回我付了門票錢,看了三集一共半小時的動畫,分別是「黑傑克」、「平安遷都」、「獅子王」。大概是因為這些動畫是針對小孩子而作的,對白挺簡單的,大致上都聽得懂。看完動畫後,憑著門票可在小小的會場裡盡情看手塚治虫的漫畫。在那裡硬啃了幾本獅子王,也休息夠了,動身前往下一站。附帶一提,在這裡看到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介紹,想說找一天去那看看。

下午的第一站是 York 大推的伏見稻荷大社,看膩了外貌差不多的寺廟後,來這剛好。雖然可以坐巴士來,但還是搭電車比較好掌握時間。


( 連車站出站處都很有名勝地點的味道。 )


( 帥氣的千鳥居!有些似乎是企業或個人捐的,算變相賣廣告吧。 )

動畫裡常看類似這樣綿綿不絕的場景(例如 ARIA 狐狸娶新娘那集),原本我有錄下第一人稱視野走了四十多秒穿過一長串鳥居的影片,結果在相機裡整理照片時手賤誤刪。


( 難得看到貓,不免俗地要照個一張。 )

逛完這裡後,由於暫時想不到要去那,就先搭電車回京都車站。結果回到京都車站後想說去宇治逛好了,再笨笨地坐車二度經過稻荷到達宇治。

出車站時看到一位中東正妹,拿著英文的旅遊書正在問車站人員要怎麼前往旅遊景點。抱著一期一會的爽快心態,我上前問她要去那裡。結果剛好和我一樣是平等院,順道問她要不要一起同行,雖然我日文也不行,至少看得懂漢字,可以認出平等院。結果對方爽快地答應。

路上閒聊中才發現她真是不簡單,她說剛從澳洲過來,已在日本自助旅行十多天了,之後還要在日本玩十多天。原本她不是要來日本,但在澳洲時發現她的盤纏不夠去太遠(或是大貴?)的地方,所以臨時起意來日本。又提到她回國後要當兵,是義務役,待當完兵後再讀大學,她們國家的人都是這樣。可惜我看她回話都挺冷淡的,當時太孬不敢要求和照,所以這裡就沒有真相啦。

到平等院後我們就各走各的,這樣才能專心欣賞景色。為了不要路上走走又碰到(相信大家都有說完再見沒多見又碰到對方的尷尬情況吧),我故意先到平等院外繞繞,風景也滿不錯的。


( 我真是愛拍路啊! )


( 附近的河。 )


( 最聳的標準拍攝角度,這就是平等院的鳳凰堂啦。 )


( 太晚來了,鍊條已扣上,不能參觀鳳凰堂了。 )


( 院內一角。 )


( 顏色和形狀很奇特的樹,看起來真不像活生生的植物。 )


( 傘一放進去就會自動加上套子並並釘好封口哦!在台灣好像沒看過自動加封的裝置。 )


( 冷清的宇治街道。其實我是小路控吧。 )

逛完平等院後,就回京都休息了,日本的寺廟在下午四五點前就都關了,一天能看的點不多啊。在旅館時照例又亂轉電視,看了忍者亂太郎、棒球大聯盟,還有 Coil 呢。

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

關西行:京都洛中

沒想到去年的遊記拖了一年沒寫完...。

2008/05/24 Sat. 細雨


( 先來張精美的六條院模型吧!)

由於太累的緣故,早上 8:30 才起來。吃早餐時看著精靈守護者,能看動畫的感覺真好。早上打算先步行到車站附近的東本願寺,再前往風俗博物館看《源氏物語》展。京都路上不少人穿和服,可惜大部份是中年婦女,較少年輕人穿。(附帶一提,我當時的筆記片段地寫著「巫女服不萌了」,現在完全不能理解這句是啥意思。)

東本願寺其中一個門口
( 東本願寺其中一個門口 )


( 寺裡有成群的鴿子 )

東本願寺的御影堂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,不過看起來也沒什麼特別感覺,大概就是「啊,都是木頭啊」的感想。離開寺廟後,愚蠢的我步行十多分鐘到風俗博物館看《源氏物語》展。不知為何,我很喜歡走在小路間,在台灣搭公車時常看著路邊的小巷子,想著這條路究竟通到那呢?偶而也會騎著車在小路亂開,沒目的地前進。兩個地點之間這段短暫的步行,反而比在名勝地點參觀還要愉快。


( 令人愉快的平凡小巷 )


( 一看就明白但很難找的「風俗博物館」 )

風俗博物館位在小巷子的某棟建築物的五樓,館內空間很小,對照台灣的屋子來看,相當於一個客廳一個房間大而已。在客廳裡展出迷你版的六條院,由於我曾看過一段時間《源氏物語》少女漫畫(小說看幾頁就沒看下去),來這參觀相當有趣。


( 精美的六條院啊! )

問過客服人員這裡可以拍照後,我才欣然地付了400日幣的門票。之後先悠閒地參觀過一遍,再開始猛烈拍照。


( 喜歡嗎?可是不能帶回家。 )


( 超多層的衣服,穿這樣的衣服要怎麼行動啊? )

逛完迷你版的模型後,進入小房間裡看一比一的模型。還有提供試穿,若有女伴的話,一定要帶來這試穿拍照的啦!


( 為了不要拍到其他遊客,只好拍直的。 )


( 精美的房間。 )


( 它不是佐為哦。 )

佐為Q版
( 佐為對照組。 )

離開這裡後,前往附近的西本願寺,但因為沒申請無法參觀書院和飛雲閣(我日文很差啊),看看門口就離開了。走到這時腳已差不多掛了,回京都車站吃午餐去。


( 途中看到的幼稚園招牌,學費會不會很貴啊。 )

和昨天一樣,在Kyoto 手塚治虫 World 隔壁的義式餐廳吃義大利麵。義大利麵真是素食者的救星,在京都三天午餐都是吃這個。廚師超貼心的,三次料都不同。

(未完待續)